几天过后,曹有粮按照约定的时间收走了菜,给语文打工的人又收到了一笔工资,惹得其他的人的羡慕。
曹有粮拿到新的一批菜后,按照余雯给的意见,重新装修了有粮饭馆。
之后,有粮饭店重新开张了,招牌就是于雯提供的南瓜,丝瓜等菜。
那一天,饭馆门口鞭炮齐鸣,张灯结彩,吸引了众多人的围观。
曹有粮按照余雯给的建议,饭馆开张第一天邀请顾客试吃菜品,目的是打出招牌,吸引顾客。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有粮饭馆门口摆起了流水席。
曹友良精神奕奕的站在门口,对众人说道:“今天有良饭馆重新开张,为庆祝开张大吉,诚邀顾客免费试吃菜品。希望大家捧场。”
“老板,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让我们免费吃吗?”一个围观的人问道。
“当然,欢迎大家免费试吃。”曹友良笑着说道,示意店小二给大家分发餐具。
刚才问话的人率先领了餐具,尝了离他最近的那一道南瓜,说道:“老板,你们家的菜味道可真好,我很久没有吃到这么香甜的南瓜了。”
那人说着又往嘴里塞了两口,旁边的人间他吃的那么香,也拿起筷子尝了一下,发现果真如此,他连话都没有说,埋头吃了起来。
这一下勾起了其他人的好奇心,纷纷拿起筷子品尝。
余雯来观看有粮饭馆开张时就看到饭馆门口鸦雀无声,大家都在吃菜。
余雯无声地笑了一下,知道她的策略成功了。
只要大家品尝了有粮饭馆的菜,就知道他与其他饭馆的区别,有粮饭馆就能起死回生了。
果然,从那天以后,有粮饭馆的顾客多起来,他们都说有粮饭馆的菜比其他地方的菜好吃很多。
余雯按照原计划开始了第二波种植。这一次,梅村很多之前没有在余雯那里报名的人也报名了这次的做工。
余雯还是按照原先规定的价格给他们发工资。
除此之外,赵昭是外来户,没有分到地。
因此,余雯在山脚下又开辟了一块地,用来种植小麦。
农历十月份的时候,余雯的小麦播种了。
他用的是自己培育的种子,比起梅村现在用的种子要高产很多。
余雯是想要凭借自己的先例,让梅村人在第二年使用她的种子。
总之,日子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有盼头了。
在一件件稀疏平常的小事中,地里的种子慢慢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日子就到了第二年的农历四月。
去年的今日,余雯穿到了这个世界第二年的今天,余雯的小麦收获了,还引起了村里人的震惊。
几乎每一个人都要跑到余雯的地里,问亲眼见证余雯是不是收获了那么多斤的小麦。
从古至今,梅村还没有哪一年收获的小麦比余雯种的产量高。
“余雯,你们家是种的什么小麦?怎么比我们的产量高出那么多?”“包打听”李大娘问道。
余雯笑眯眯地回答道:“这小麦种子是我自己研发的高产种子,产量比现有的小麦种子要高出整整一倍。”
“真的吗?你还会研究小麦种子呢?”李大娘狐疑地问道。
“那可不,我们之前种的蔬菜种子都是我自己研发出来的,产量和质量不是都很好吗?”余雯依旧笑道。
此话一出,李大娘就有点相信了。
他们都知道余雯家种的菜是其他地方没有的,而且专门供给有粮饭馆,现在有粮已经成了县城里出名的大饭店。
李大娘还在余雯的菜地里打过工,自然知道与本地里的菜有多么的好。
得到余雯的回答,李大娘一边在心里感叹道,自从余雯不傻了以后,她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一边往村头走去。
她一定要成为第一个把这个八卦散播出去的人。
余雯笑着看林大妈离开了。
果然下午的时候,村长就到余雯家里。
“余雯,我听说你种的小麦是自己研发出来的,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你帮忙。”村长不好意思的说道。
“有什么我能帮忙的,我一定会帮的。”余雯笑着回答道,她大概已经猜出来村长的来意。
“我想问问你那里还有没有多余的种子,可以让村子里的其他人一起种?”村长犹豫了一下,说道。
“当然可以,能为村子里的人奉献我的一份力量,我也很高兴。”余雯爽快的答应了。
“你放心,我让他们按照买种子的价格给你,绝对不会让你吃亏的。”村长高兴地说道。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有粮饭店要开分店,我种的蔬菜很可能供应不上饭馆的需求,需要在村里找一些人来种菜,饭馆会定期来收。村长可以问问有谁愿意种菜?我可以给他们提供种子。”余雯郑重其事地说道。
村长一听,这是好事呀,马上答应了下来,保证一定会好好地问问。
村长走后,余雯跑进赵昭的房间里,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赵昭虽然不理解余雯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种子给村里人种,但是看到余雯高兴的样子,他也高兴地笑了。
-
翌日。
还是在之前开会的空地,村长又一次召开了大会。
这一次大会主要是关于余雯的小麦种子,还有种菜的事情。
“村民们这一次找你们来,主要是关于余雯的小麦种子。大家都知道余雯今年的小麦收获非常好。这都是因为余雯研发了新品种高产种子。经过我和余雯的协商,她愿意以市场价给我们提供这些种子。有愿意购买余雯种子的人,可以在余文那里报名。”
村长此话一出,全场哗然,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好事!
经过了种菜一事,他们再也不敢小看余雯,而且有余雯的例子在那里摆着,他们也在私下里想过问问余雯用的是什么种子?
没想到没有等他们问,这件事情就解决了。
一时间,各家的大人聚在一起商量,纷纷决定要去余雯那里报名。
于文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后告诉他们,等到今年种植小麦的时候,就会按照名单上的人分配小麦,到时候付钱即可。
梅村,一般是一年两季,一季水稻,一季小麦,现在小麦刚刚收获,下一次种小麦,是在今年的九月,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攒买小麦种子的钱。
听了余雯的话,村民们松了一口气,不用立即付钱,他们的日子也会好过一点。
“不过……”余雯转折道,他们的心跟着提了起来。
余雯从袋子里掏出一把水稻种子,说道:“这是我新研发的水稻种子,同样是高产种子有谁愿意尝试的话,同样可以按照市场价格购买。”
这一次,村民们就有些犹豫了。
水稻是他们的主要农作物。一年到头的粮食就指望着这一季水稻,他们不能轻易做决定。
而且它不像小麦,已经亲眼见证了高产,万一研发失败了呢?
他们看了看彼此,各家聚在一起商讨了好长一段时间。
良久,从最开始就一直支持余雯的梅寡妇站了出来,说道:“我想要报名购买水稻种子。”
看见有人报名,有几家咬了咬牙,同样决定购买水稻种子。
还有几家只买了一部分,想要尝试一下水稻种子是否高产。
这种情况和余雯想象的差不多,他没有失望,记下那几个人的名字,和他们约定好之后去家里领种子,就把这件事放下了。
“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村长大声说道,吸引了人群的注意。
“大家都知道余雯种了三百亩的菜地,给有粮饭馆供应蔬菜,现在有粮饭店要开分店,需要更多的蔬菜。村里有谁愿意种菜的,余雯可以给你们提供种子。”村长说道。
“是的,只要种出来的菜符合要求,优良饭馆可以按照批发价收购大家的蔬菜。”余雯补充道。
与前两件事情相比,这一件事情就是更大的好事了。
可以挣钱,村民们自然是踊跃参加。
余雯不紧不慢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合同说道:“想要种菜的人需要签订这一份合同,以防种的菜不符合规定再产生纠纷。注意,种出的菜只能提供给有粮饭馆,如果发现你们把菜卖给了其他的人,或者把种子卖给了其他的人,需要付出高达五百两白银的赔偿。”
现在有意愿的可以排队报名了。
起了歪心思的人,听到五百两白银的惩罚,只好熄了自己的心思。
余雯耐心的给他们讲解合同上的内容,会写字人的签名,不会写字的人画押,忙活了一下午终于把合同签完了。
黄昏时,一轮火红的圆日挂在西边,天空中的火烧云是如此的热烈,就像在庆祝余雯计划的第二步顺利进行。
她收起签好的合同,慢慢的站了起来,活动身子。
赵昭至始至终没有让余雯离开他的视线。
虽然在赵昭看来,人各有命,他不愿再去帮助任何人,但是看着余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粮食问题而奋斗时,赵昭又觉得余雯是那么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