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猜测并不错,只不过,这背后缘由有人比我更为清楚。”
吕老夫人不言,却自请出一人。
沈周容在来人出现门口的瞬间豁然起立,惊愕道:“太妃,您……您怎么来了?”
和舒太妃一脚踏入屋内,满面笑意,先是同吕老夫人请了安,这才看向沈周容,眼底满是怜爱。
“我若再不来,南境战事一起,你岂非伤心,看看,都瘦了。”
和舒太妃拉着沈周容坐在了她旁边,看了一眼吕老夫人,见其点头,郑重看向沈周容。
“接下来的话,事关天阙皇室唯一子嗣帝女明禧公主,你可决定好了,当真要听?”
沈周容从和舒太妃话中听出了他意,她的直觉告诉自己,今日听了这一切,或许她再也做不回曾经的沈周容,可若不听,困局难解,势必有无数人因此丧命。
“还请太妃告知!”
沈周容做了最后决定,无论真相是什么,她都愿意承担其后果。
在吕老夫人示意下,和舒太妃这才缓缓道出一切。
“天阙王朝自建立初期,第一任王朝帝后便成为天下人夫妻典范,其后来更是成为后世帝王之楷模。期间,帝主朝政天下,后主内宫子嗣,从来无别,直到天阙第十代帝后。”
“洵安帝少时巡游天下,结识了同样随父游历大川的苏家之女苏媞漪,因慕其才华遂结伴而行千里,期间历经人世风土,尽阅湖海潮流,更是被其偌大的胸襟所折服,遂亲自向苏家提亲。”
“苏家在当时虽无官身却不慕官身,家族行商虽未富可敌国却也安稳度日,唯一所求是为自由。因此苏家并未答应求亲,准确的来说,是苏媞漪不愿一生拘于那宫中四方天地。”
“苏媞漪于洵安帝有情,但却于心底明白自己真正所求为何,可洵安帝认定了此生非苏媞漪不可,期间三次求亲三次均未得苏媞漪同意,后来,洵安帝终于明白其中缘由,遂应下天誓,允苏媞漪婚后仍可游历天下,为此不惜请辞太子之位,终于在其二十岁时娶了十七岁的苏媞漪为太子妃。”
“成为太子妃后,苏媞漪数次与洵安帝外出皇城,查民事,安民心,可谓真正自在。洵安帝其才华谋略在其兄弟长幼中无人可比之一二,最终还是继承了帝位,苏媞漪在其继承帝位的第二日封后。”
“洵安帝并未因自己称帝而违背当时诺言,只要苏媞漪想,他甚至允其带长子出巡,就这样,媞漪皇后终年行走百姓之间,查民之微末,体民之疾苦,为此大举创办学堂,广开田地,引水入渠。”
“然,上天并未给这对仁德的帝后任何偏爱,天蒙之乱突然爆发,每次镇压后,总能在长时间的蛰伏后迅速崛起,如此历经两年后,迎来了最大规模的一次反击,那一次,王朝大军损失愈十万!”
“十万大军,在当时的王朝内并不算多,可洵安帝与媞漪皇后却从将士的迅速战败众敏锐预见了天蒙之乱的可怖性。于是,媞漪皇后带着长子迅速出宫,只求寻得天下良医,能克制天蒙蛊毒之乱,将年幼的女儿和不足一岁的幼子留于宫中。”
“当时谁也不知,这一去竟长达二十年之久,期间虽数次回宫,却也只是匆匆一瞥。天蒙之乱愈演愈烈,王朝大军从最开始的南军,到最后的西南北地逐渐加入天蒙战场,洵安帝也从最开始于王都下令部署,到最后亲自奔赴战场。”
“媞漪皇后奔走于民间十七年,为大军巩固后方物资,至最后三年,洵安帝身体因蛊毒每况愈下,毅然决然奔赴沙场,期间,许是预料到命不久矣,匆忙之中为其幼子定了亲事,便是你的母亲,老夫人第一个孩子,第五家族长女——第五司月。”
“你母亲比你父亲还要大上两岁,两人在订亲的第二个月里迅速成亲,因一直仰慕媞漪皇后为民之事,遂与你父亲一起入民间,将当时因天蒙之乱被拖垮的民生一步步重新建立。鼓励天下百姓积极营商求学,甚至四处寻找优良稻种,干旱便修渠,水涝便筑坝,甚至接过媞漪皇后因战事而停滞的抚育院,一切一切,只为恢复民生,为天蒙战场助力。”
“升平皇后与你母亲认识时,她还未出嫁,那时大安于王朝北边建国,分裂了王朝所有北方领土。升平皇后出生于文学大家佘氏一族,自幼便因媞漪皇后早年民间之事为其钦佩,一向视为钦慕对象,于是,在偶然间,与同样偷偷潜往北境抚育院的第五司月相遇。”
提到升平皇后时,沈周容看到和舒太妃脸上独有的幸福与安定。
“少女的情义总是来得格外热烈且真挚,在之后的数年,升平皇后经历了议亲出嫁,从太子妃到中宫皇后,学着你母亲的样子去做一位百姓爱戴的皇后。第五司月也从一开始的亲王王妃骤然成为王朝皇后,赐封昭月,然两人之情谊却越结越深,因为她们从一开始的钦慕同一个人,到最后一步步成长,开始成为了和媞漪皇后一样的国母!”
“然,随着天蒙之乱愈发严重,战场形势好几次差点被逆转,为恐王朝战败天蒙祸乱世间百姓,昭月皇后毅然决然做了和媞漪皇后同样的决定——亲赴战场共抗天蒙!”
“就这样,升平皇后与你母亲昭月皇后从最开始的亲自见面到最后的千里传信,两人之间一直保有联系,甚至直到你出生。”
“当时的王朝太需要一位继承人了,准确的来说,是百姓需要一个王朝的希望,可你一出生便是一位公主,你母亲虽心中有憾,却还是派人,将王朝大捷的消息传遍天下,以此振奋人心,同样为你洗去百姓心中的遗憾。”
“你母亲回宫修养的两年间,与升平皇后通信的次数便更多了,长时间的战场迎敌,身体大不如前,她深知自己一生恐无法再诞下一名强健的婴孩,于是便在信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你培养成王朝继承人!”
“自此,升平皇后一生中敬仰之人多了你母后,甚至其敬仰程度隐隐超过了媞漪皇后。帝女与皇女不同,将你培养为帝女一事,在两人书信中迅速成型,后来,昭月皇后带你重入战场,并与淙元帝一起,教你为君之道。”
“王朝当时有众多大臣,立荐淙元帝册妃,从而生下太子,然淙元帝与你母亲昭月皇后相携半生,又有将你定为帝女,承继大统之意,便将这些参奏的折子统统驳了回去”
“渐渐地,朝中有聪明之人发觉了其中意图,但因为媞漪皇后连同你母后的影响,这些人从最开始的旁观,到一步步的接受你帝女之实。然,好景不长,在你六岁时,淙元帝与昭月皇后力战天蒙战死沙场。”
“升平皇后守着昭月皇后寄给她的最后一封信,等待你继承王朝皇位的消息传回,却不想,同年,明禧公主失踪下落不明,洛家洛原于战场外,接受淙元帝临终遗命,为天阙新任之皇。”
“升平皇后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值洛原登基,改国号为齐,届时,你已失踪愈半年。接到消息的同一瞬间,升平皇后顾不得一切直接出宫去往北境,联系了当时西北驻边大将费寅,开始彻查你失踪之事,于同年秋日,在大齐境内一处小镇,寻到了沦为乞儿的你。”
“费寅本为天阙旧臣,寻到你时,本欲将你交回第五家族,但考虑到当时已是洛原为皇,你又因不知何缘由,不记往事且神情怪异,思虑再三之下选择将你带回大安北地。”
“当时的费寅,本是想亲自抚养你长大,可升平皇后一接到消息,迅速抽身前往费寅府中,一力要将你接回身边亲自抚养,于是,便假称你为她早年遗失的长女。”
“皇家子嗣不容混淆,众朝臣在当时可谓是一力反对,是临漳皇帝亲自力证,又有北境大将军费寅作证,众朝臣见反对无效,又见你为女子,便只好认了你公主身份。”
“然,你毕竟是升平皇后与昭月皇后二人自出生一步步商定的帝女,升平皇后便自此接过了将你抚养为帝女的道路,同时,与你接触过程中,查出了你性情大变的根本原因——你中了天蒙王族独有的噬心蛊!”
“升平皇后是真的爱你,胜过了她爱的所有人,一年多的时间里,愣是让她找到了压制蛊虫的方法,只可惜,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可她心里,一直记挂着将你培养为天下最好的帝女。”
“为此早早为你铺路,求临漳皇帝将大安皇家最隐秘的铁甲军一早给了你,封你镇国之名,将皇家所有荣宠尽归你一人身,就连长青也是。”
“为怕你年纪小,无法掌控铁甲军,在将长青带回宫的同时,为其寻遍了天下武学大师,将其一早定为铁甲军少将军,而长青也不负众望,于十五岁之际,成功成为铁甲军之首,继承铁甲军帅虎威大将军之职。至此,天下间,无人能再伤你分毫!”
沈周容没想到,从和舒太妃口中,竟听到了三任帝后壮烈又绚烂的故事。
“所以,长青说,母后生前所交代,若我身份暴露或有性命之危,是指能威胁到大齐洛恒皇位的帝女身份!”
和舒太妃叹了一口气,“铁甲军虽强,可以一敌百,可洛家洛恒掌控大齐百万兵马,他若想取你性命,铁甲军挡得了一时挡不住一世!”
沈周容却于其中察觉出问题,“如太妃所说,明禧公主虽被以帝女教养,可却未有明旨下诏,就连皇位,最后也是洛原继承,如此之下,洛恒为何还要怕我帝女之名?”
和舒太妃神色一凛,下一秒,口出惊人。
“若有明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