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书吧 > 嫁给太子后,王爷他疯了 >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月光皎洁,萧临深负手于背后,望向湖中惊起的寒鸦,形单影只。

忽而又冒出一只,紧随其后,双宿双飞。

他身后的脚步声渐渐近了,可他却不回头一望。

“楚公子是在等我?”

盛愿的声音似湖水袭岸,迎着泛白的浪花冲上岸边,又轻缓地夹着明黄的柳叶,退回了映着悬月的湖面。

她近了他的身后,眼前人青丝及腰,随意束起的马尾有些毛糙。

迎着月光,甚至能看清他脑袋上短些的发,在风中摇摆。

她从他身后走出,与他肩并肩站着。

眼前的柳条随风往岸上一飘,离得近的柳条,险些砸到盛愿的脸上。

盛愿本想伸手,挡住迎面而来的枝条。

却不想他却先出手了,只见眼前盖过一黑色臂膀,拦在眼前。

萧临深大手一挥,便把柳枝往外一推,秋日里柳叶本就枯萎近乎凋零。

如今被他一甩,皓月当空,柳枝飞扬,金叶飘飞,在空中洋洋洒洒,些许叶子,落在他的臂弯之上。

他倏地收回手,不发一言,只转过头,低眉看她。

盛愿把手中握着的笛子,摊在掌心,望着他,那双眼睛似暗夜里繁星明亮,问道。

“这尚未完成的笛子,想必是楚公子之物?”

萧临深将她递过来的笛子,拿在了手上。

竹笛上还未削完孔洞,但竹身光滑,只是一端砸在了地上,有些磕伤了。

“不想姑娘还记得替我拿回来,在下谢过。”他话音温柔,眼神专注地盯着手中的笛子。

盛愿见那竹子握着湿润,像是新鲜的翠竹所制,问道。

“可是楚公子在舍妹院中无聊,才伐竹做笛子解闷?”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姑娘慧眼。”

萧临深会心一笑,从袖子中掏出一把匕首,左手手腕向下一旋转,便握住了刀柄。

寒光一闪,略过盛愿的眼眸,她看着他手上动作,似乎是要在此地完成笛子的制作。

“看来姑娘现在对在下很是放心,我手中握着匕首,却不再防备?”

萧临深转过头,笑眯眯望向盛愿,却不抬眼去瞧手上的动作。

他手中忙碌,右手握着笛身,左手握着匕首,给方才磕到的地方,削去破损。

盛愿不禁眉头一皱,他像是对自己的刀工很是信任,匕首锋利,他却风轻云淡。

“无妨,楚公子若真是要我性命,我想必早已死了。”盛愿轻声一笑。

“更何况,先前楚公子给我看腰间软剑时,用的是右手,如今却使左手,想必并不想要我性命。”

萧临深看回自己的左手,淡然地感慨道:“姑娘观察细致入微,连我的惯用手,都看得一清二楚。”

湖上清风徐来,带着冷冽的水汽,残荷的清香,扑面而来。

眼前柳条飘忽,盛愿伸出手拦下袭来的几根,复把枝条推了回去。

“如今我的事也了了,等下回去,便给楚公子配制解药。”

她话音里透着些许轻松,眼神随着飘荡的枝条随风摇摆,耳畔只有匕首削着竹子的沙沙声。

她侧过眼眸看他,他全神贯注,只忙着他手里的竹笛,两只手灵活有力,像是没听见她的话。

他看起来并不着急解毒之事,盛愿心想。

“给你。”

他把竹笛递到她的眼前,少年身形过高,一伸手递给她东西,都像是要砸在她的脸上。

盛愿盯着他白皙的手背,掌心握着削好的竹子,通体翠绿,孔洞整洁,并无丝毫尖刺。

她抬手接过,上下端详着。

音孔整齐排列,看着倒像是测量好了距离,只是他手中并无测距之物,怎会如此精确?

“楚公子也善音律?”盛愿猜测着问道。

萧临深把匕首收了回去,“小时候无事可做,最喜欢的便是做笛子,大抵是见令妹院中竹子长势极好……”

“原来如此,不知你这笛子,可能吹奏?”

盛愿以为他只是闹着玩,毕竟在韶光轩,她同盛云夕周旋,耽搁的时间较长。

眼前少年做些儿时的玩意打发时光,倒像是他这个年纪会做的事。

她把手中提着的灯笼,给了萧临深。

她将信将疑地看了眼手中笛子,拿出帕子擦了擦,凑近嘴边,抵着唇底。

双手按在音孔上,指法灵活,轻声地吹了起来。

初时音律平缓柔和,如月光洒落,细柳飘然,润物无声。

萧临深第一次听少女吹奏的笛声,不由地斜过身体,望着她闭着双眸的脸。

只见少女稚嫩脸上洒着斑驳月光,柳条昏暗的影子在她脸上划过,眉目如画,恬静安然。

她像是沉醉在自我的笛声中,虽然曲中有些许杂音,大抵是竹子只是粗糙之作,难免有瑕疵。

她吹得是《渔舟唱晚》,从第一个音,萧临深便听了出来,如今曲目已然进了第二段。

中段曲调欢悦,不知是周遭的寒鸦也喜爱她的笛音,竟接二连三地从岸边的草丛,湖上的荷叶处飞起。

盛愿听见了湖上的动静,蓦然地睁开眼。

却瞧见萧临深注视着自己,他的目光深远,就像她的笛音绵长。

他霎时地躲开了她睁眼诧异的视线,只看向湖面上飞腾的寒鸦,可惜不是鸳鸯。

萧临深不知为何,心中会有此遗憾之语,也随即闭上了眼,她该吹奏最后一段了。

一时间,冷寂的四下,只有她行云流水的笛音,曲末哀婉,余音绕梁,似有不舍离别之意。

萧临深身心皆醉心于她的笛声之上,从未听过如此好的笛音,竟出自一个偏远乡下的小姑娘之手。

最后一音缓慢声量消散,盛愿睁开了眼,把笛子握在手中。

没想到少年随手做的笛子,竟毫无阻塞之感,虽有杂音,但无伤大雅。

身旁的少年还闭着眼,像是在欣赏她的笛声,流连忘返,眼眸狭长,五官柔和。

“姑娘的笛声,堪为一绝。今日我也算做了回王徽之了【1】。”他霎时睁开眼,眼眸之中满载欣赏之意。

“楚公子之学问,可不像只是个侍卫……”

盛愿抬眸,盯着他的眼睛,此人善音律,又能用典,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只会舞刀弄枪的武夫。

萧临深并不回避她质疑的眼神,只轻声一笑,嘴角扬起。

“在桓王殿下手底下当差,若不能文能武,哪能入他的眼。”

盛愿对于他的说法,倒是越来越不信任了,只待他今夜想起一切,便能把这尊神秘的大佛给送走。

“不知姑娘从何学来的如此雅致的笛音?”

“幼时外祖所教,只是雕虫小技,上不得大雅之堂。”

盛愿谦虚地开口,她少时陪伴外祖,外祖出身才学世家,琴棋书画要她学得齐全,可她却不是这块料。

除了琴棋能用来消遣时光,书画二样,她着实一碰就困,只得作罢,学个皮毛罢了。

她回想幼时学音律时光景,弹指须臾,想着外祖如今年迈,已然抚不动琴,便鼻子发酸。

她长叹一口气,把手里的笛子递到萧临深的身前,“还给你。”

“即是在下赠送给姑娘之物,又怎能轻易拿回?”

“真要送给我?”盛愿悄声一问,她从未收过别的男子之物,并且,他只是几面之缘的人。

“你我有缘,更何况在下的命,是姑娘所救,区区一根竹笛,也难报姑娘大恩。”

“既如此,那我收下了。”盛愿把笛子又擦了一遍,放进了药箱里。

一时间二人无话,只有他手中的灯笼,烛火燃烧,噼里啪啦。

“若是不嫌弃,把这玉佩,也带上吧。我看这竹子,缺一笛穗。”

萧临深把他那块云纹玉佩,递到盛愿眼前。

盛愿不解地问:“可这是桓王王府信物,若是给了我,你怎么办?”

并不是她觊觎他这块成色不凡的玉,只是不解。

他为何会赠送如此珍贵之物,她岂能收?

“虽然是桓王王府信物,但暗卫人皆有之,若是丢了,回去再要一块也就是了。”

“你们桓王王府,还真是大方……”

盛愿惊呆,脸上尬着一抹笑。

她转念一想,桓王盛时,封赏丰厚,堪与太子比肩。

虽虎落平阳,但终究家底殷实,出手阔绰,也似乎有几分道理。

“可我若是执意不要呢?”

“姑娘还是收下吧,若是来日……”

萧临深一把拉过她的手,盛愿还未还得及挣脱,他就把玉佩,交到了她的手中。

“若是来日姑娘遇见了难以解决之事,把此于交给桓王王府,必定有人帮忙。”

“可你不过一侍卫,怎可能调动桓王王府之人……”

“先前我同你说了,桓王殿下心腹江夜寒明二人,是我兄弟,自然会帮我,也会帮你。”

盛愿握着他的玉佩,“楚公子,似乎想起了很多事?”

萧临深不知她是试探一问,还是随口一说,只能说道:“像是想起了很多,但我终归还是忘了任务为何。”

盛愿不再推辞,只把玉佩收了起来。

她想知道这块玉佩的来历,她为何会认得,是否与桓王王府有关?

萧临深见她收下,松了口气。

许是见她在家里如履薄冰,还不得不提防家中亲人暗害,才心生怜悯……

亦或者是远离沙场已久,心肠也越来越柔软了……

萧临深心中疑惑,见到盛愿的脸庞,又把淡淡疑虑遮掩着,说道。

“既然事了,也该是时候回你院中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