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书吧 > 乱臣贼子怎么了 > 第86章 青城

第86章 青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后,又经过徐愁海几人查探,发现徐青罗尸身竟然并不在其中,他们想着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徐青罗逃脱一难,可能并没有死。为了探寻当年真相,他们重建醉仙门收集江湖消息,又为了掩人耳目,故将其改名为惊风阁。

多年来他们曾多次暗中打探这其中的秘密,奈何当年的老人全都已经逝世,至今都没有打探出所谓凶手的影子。他们倒是打探出了些徐青罗的消息,有人看见她还活着,可令他们奇怪的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徐青罗这个人的踪迹了。

就这么查了几年,众人都有些猜测,恐怕其实对方已经死了,只是不知何原因尸体丢失了,只有徐愁海一个人还不相信。如今忽然听到了对方的消息他们都格外激动。

徐愁海解释道:“青罗不知为何进了京都,成为了她的师主,现在……已经仙逝了。”

两人知道徐愁海对徐青罗的感情,先是安慰了他两句。谢河反应过来,悄声道:“阁主,难不成你是想……”

徐愁海点头,“盯着她,或许,她身上有破题的关键。”

北地干旱,云州因为战争城中空荡,无粮可食,剩下的百姓恐惧北疆侵袭由云州转向其他州奔逃。百姓犹如枯叶,寒风吹散入沟渠。

行了一日,很快夜色转浓,众人开始生火休息。他们装备齐全,一路上有不少人虎视眈眈,碍于他们的佩剑,暂时还没有人敢上前,只是在他们身旁恳求罢了。巴寻有些不忍心,想将自己的干粮分给他们一些。

问海阻止道:“不可!”

巴寻的官话不好,说了半天不过也是说了句,“这是我的。”

秦兆玉明白她的意思,这是从她嘴里省下的粮食,不会影响其他人。她沉声道:“你能给一个,你能给两个,剩下的人如何呢?”

“他们很可怜,就像,就像我以前一样……”

秦兆玉环视四周,箫声从远处传来,一名老者在夜色中呜呜的呜咽,仿若泣音。

秦兆玉不知道对方的身上发生过什么,或许是对方狼女的经历,她能感到对方在人类中的笨拙,她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她只会迟钝地感到对方的情绪后呆呆地矗立在原地不知道做什么动作。在外人看来似乎是有些不正常,如果不是对方的能力,她必定不会带上她。

就连姜枝都比她显得聪明……可是,她们又好像很像,笨拙地真诚……连她都忘记了,原来那些算计并不是本能……

秦兆玉的音色偏凉,却难得的有了些耐心,“中原有句老话,欲济沧海者,必先葺其舟。舟朽而强载,非仁乃愚也。”

“你现在能力不足,便想救人,岂不知强行救人反致共溺,这并非是仁行反倒是愚蠢!你可怜他们处境,将干粮施舍给他们,孰知他们不能保住这到手的食物,反倒会被周边觊觎的人殴打一番然后抢去,你施舍的并非可怜之人,而是可恨之人。”

她望着巴寻似懂不懂的眼睛,嗤笑一声,算了,和她多说什么呢?转身就要离开,巴寻却拉住她的袖子道:“我听懂了……我不给了,我有用……你们,别抛弃我……”

秦兆玉扭头看了她一眼,点点头却并未多说什么。她无法承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可以承诺不被抛弃的,包括她自己。

秦兆玉坐在篝火旁,徐愁海靠近道:“你怎么有心思去安慰人了?你不像这样的人。”

“哦?我像什么样的人?”秦兆玉嗤笑问道。

“反正不是什么好人。”

“师叔嘴巴臭,师叔自己知道吗?”

徐愁海,“……”至于吗?说话那么难听。

空气一阵沉默,秦兆玉很快反应过来,“师叔有事?”

“前几日多忙于奔命,故没有多问……我想知道你,你师主因何而死?”他虽确定对方招式和他同出一源,但仍不放心,直到云州门人传来消息确定对方身份才相信秦兆玉的话。

秦兆玉看着他,“哦,原来是这件事情,师叔以为如何呢?”

徐愁海虽已传信于京都探查,但还未收到消息,是以只能猜测道:“师姐英年早逝,恐怕是意外!”

“难不成是因为生病?”

秦兆玉点点头,“师主年轻时恐怕受过重伤,身体一直都不大好……”

此话与徐愁海猜测符合,他点点头,神色有些悲伤,探究道:“师姐年轻时候身体尚好,为何后来会如此呢?”

秦兆玉摇摇头,“师主从未与我讲过此事。”

徐愁海有些怀疑,“那她是否提过门派师父之事?”他更想问的是有没有提过他,可秦兆玉毕竟是小辈,不合礼数。更重要的是,他怕对方摇头。

果然,秦兆玉摇摇头。

“那她除了那把剑外她是否还有留下过别的什么东西?”

秦兆玉仍是摇头。她并未欺骗对方,自她七岁师主负责教授她武功开始,至她十四岁身死,她们之间的交流便从未超越过武功之事。在她的印象中,师主除了和母亲能够多说些话外十分寡言。

徐愁海盯着她,“师侄可莫要诓骗师叔啊!”

秦兆玉无语,“我诓骗师叔你有何好处?”

徐愁海被对方说服了,心中却仍然疑惑,想当年之事,门派满门被人屠戮,想必凶手定是一个武功高强之人。师姐恐怕是趁机逃脱时被奸人所害重伤的,恐被奸人所害隐藏身份躲起来也是正常的,可为何这么多年从未来找过他们?又或者说她不知道他们还活着?

秦兆玉看着徐愁海离去的模样,心中也升起几分疑惑。但终于是眼前之事更为重要,她摇摇头便不理会了。

一夜无梦,星辰流转间,长夜竟已匆匆而过。一行人如此赶路两天很快便行至青州城。青城城墙高耸,往日贩夫走卒熙熙攘攘,摩肩擦踵行商之地,如今却是断壁残垣,一片荒凉景象。城门处偶尔有零星几人带着家中老小向城门外赶路。

秦兆玉一行人算是其中的异类,不是出城,反倒是要进城。

有好心妇人将他们叫住,好心提醒道:“姑娘,青州地界打仗,城中多不安稳,旁人要离开还来不及,你们怎么还向前凑啊?你们还是速速离开吧!”

问海看了一眼秦兆玉,笑道:“多谢阿婆提醒,只是途经此地赶路,并不会逗留。”

那老妇人见劝不动他们,便也不多话,赶快离开了。

见老夫人慌忙离开了,问海回首笑道:“在别人眼中,恐怕我们也算是怪人了。”

伴书沉声道:“如若不走青州,其南下孟州据此又有几百里地,恐怕更是要耽搁许多时日。而青州不过一日,便可穿城而过,直行至明州,算来算去,这是最快的路线了。”

徐愁海点头宽慰道:“你们不必担忧,至多不过停留两日,你我警醒着些,凭借着你我的武功,想必不会出什么大事。”

众人俱是点点头,想法不谋而合。

进了城,城中果真如几人所料,情况比之云州更为不堪。烽火连天,城北残旗猎猎,街巷石缝中渗着些血迹,饿殍枕籍于道。各处门户紧闭,免得引火烧身。青天白日之下,青城犹如鬼城。沙土与硝烟席卷在空气中。

众人行至夜深终于在一处偏僻小巷中寻到一处还接客的客舍,人牲这才得以休憩下来。

洗漱后,问海与秦兆玉两人同床共枕。秦兆玉靠在床头翻着兵书,问海仍是不放心,“娘子,此地北疆频繁袭扰,目前虽还未禁行,但恐不易久留,早日离开是好。”

秦兆玉点头思索道:“此地乃是马英故所,家族众人皆世代生长于此,故北疆多日侵袭至今仍未攻破,原本还想在城中购置些物资。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迟则容易生变,既然如此,明日卯时城门开放之时我们便立刻离开。”

听到秦兆玉承诺,问海这才放心下来。经过几日奔波,众人不免都有些困乏。不过多时,众人熄了灯,便安睡下来。

半夜,阵阵沙沙声从窗外传来,秦兆玉本就睡得不太沉,从梦中惊醒。她听了一阵,觉得声音十分熟悉,仿佛在哪里听过一般。她将身边的问海拍醒道:“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问海侧耳仔细听了一阵,一阵有规律的沙沙声传过,问海疑惑道:“是不是军队在巡逻?”

秦兆玉点点头,但仍觉得哪里好像不太对劲。“巡逻需要这么多人吗?”

两人又是仔细听了一阵,这次在沙沙声后仿佛还伴有车轮碾压过石板时发出的吱呀声。顿时两人皆是一惊,问海道:“这不是行军的声音吗?!”

秦兆玉冷声道:“如此安静刻意隐藏行踪的模样,定不会是北疆匈奴袭扰,恐怕是密中行军,那只能是……青城兵。”

问海一听便明白了她的意思,低呼道:“您是说青城军队在夜中撤离了青城?”

秦兆玉点头,面沉如水,“这是唯一的可能。”

两人交谈之际,“咚咚”声忽地从门外传来,两人心脏俱是被惊了一跳。问海和秦兆玉对视一眼,缓缓向门靠近。问海手中握着剑,轻声问道:“谁?”

门外传来徐愁海的声音,“是我。”

问海立刻轻松下来,赶紧将门打开,只见徐愁海三人矗立在门外。

徐愁海刚将门扉关上便急声道:“青城军队好像撤离了!”说完他看见秦兆玉两人镇静的模样,顿时回过味儿来,“你们知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