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啦。”
几枚梅花状的指印,留在了墙上,染着鲜血的颜色。
宋逢年轻皱眉。
收回自己锋利的短刀,看向眼前匍匐,在抽搐的人。
那个欺负女孩的恶鬼,已经说不出话。被割断的动脉,像水管一样喷着血:“你……背后袭击……”
宋逢年抬手。
又利落补了一刀,对方霎时没了气息。
他别过眼后,拿起车上找来的外套,披盖在角落,身上遍布淤青的女孩身上。
随后再度提刀,望向旁边那个同伙。
对方也被他,在腹部捅了一刀。捂着伤口,用中文和他交流:“别。”
“我和他不一样,我也是中国人。”
言辞悔恨,试图让他放过自己:“我也是被逼的。”
宋逢年倚在墙边。
瞬间,阴影落在他鼻梁上。他轻扯唇角,笑了下:“你说,你也是中国人?”
“但是我看着。”
“……好像,不配呢?”
话音落下,他手中短刀也落下。
贯穿对方心脏,抽回后,又再度落下,以明晰锥心之痛。
鲜血溅了他一脸,顺着脸上的轮廓滴落,狰狞又渗人的模样。
黎颂跑到这里的时候,见到的他,便是这副样子。
于是她以为,他浑身是血,大限将至。
“宋前辈,我来送你最后一程了。”
她有些悲伤地,从后面,抱住他的腰,使劲将他,拽离地上的两具尸体。
一边在心里叹,还是晚了一步。
被措不及防抱住后。
宋逢年:“?”
他顶着半边,满是血迹的俊脸。
顿了显而易见的几秒,转头过来,瞧她道:“……我还没死呢。”
“而且。”
他轻揉了下额角,像是有些,伤脑筋的模样,“不是让你走远些吗,怎么又来找我了?”
黎颂抬眸,眨下眼。
这才注意到,他身上没有伤痕,血迹是别人的。
那把锋利、棕色手柄的短刀,显得游刃有余地,握在他的手里。
在他指间,杀了方才那两个,在城外侮辱无辜女孩的人。
所幸,偏僻的巷子尽头,没其他人见到这一幕。
黎颂还是在外面,见到他那辆黑色轿车,才拐弯后,跑进来的。
“那个女孩,她还好吗?”
宋逢年语气惋惜:“好像没气了,我赶到的时候,已经喊不醒她了。”
黎颂轻跑过去,蹲下来。
她无法注视无辜的人,在面前,就这般轻易死去。
无论是宋逢年,还是眼前这个女孩,都想尝试去救一救。
她小心地,贴近对方的脖颈。
由于不专业,她也无法判断,是否有微弱的跳动:“我们救救她吧。”
“她的体温还在,可能并没有,完全伤中要害。”
地上躺着的女孩,惨白着脸,紧阖双眼。
脖颈,身体关节到处是淤青。先前腹部的伤口,快凝固了。
宋逢年提醒她:“医院在另一边,路程很远,也不怎么接待普通百姓。”
“长明街里有医馆,但设备落后。到这儿,也有一段距离。”
黎颂轻蹲在地上。
她双手交叠,按在那女孩胸骨前:“试试吧,万一呢,能救下她。”
她的指尖,微微颤抖,其实也不是很熟练,但又继续按压着:“我们,好歹先试一试。”
不久,她额间脸颊,都布满了汗。那些没擦干净的煤灰,都花在了脸上。
黎颂轻抹了一把。
对他道:“你别干看着啊。”
“要不,你拿我的外套,绑成三角巾那种,给她包扎一下,腹部的伤口。”
“说不定能止些血。”
她指挥着对方,听他应了声,照做着。
有缕沾湿的发丝。
掉下来,遮挡了她的视线。
她还没抬手,旁边的青年,已经抬手帮绕到耳后。
他说道:“你专心帮她,我这里,差不多包扎好了。再帮你擦擦脸吧。”
黎颂轻哦了声:“好。”
宋逢年挽起袖口,拿了帕子,擦着她脸颊上,融成一团的煤灰。
他擦得仔细。
一边抬眼,在瞧着,她脸颊上那枚指印,后知后觉似乎,那是他留下的。
于是帕子轻顿,也一并擦去了。
“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她问。
黎颂还以为,是自己救人的手法不对,有些紧张望向他。
听他道了句:“没什么,走神了。”
宋逢年收起帕子,站起了身。凝神望着她,心中不由在想。
他怎么会,在初见的时候,用小布尔乔亚这个词,形容她呢?
可真是种偏见。
明明她在他面前,这个时代里。即使格格不入,却也鲜活真实,有着莫大勇气。
是同一类相像的人。
他站在寂寥的日光里,很突兀,就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
“之前不是说,你是记者吗?”
他询问:“怎么连这些,西式的救人手法,也会一些?”
黎颂被问住了。
有些含糊着回答:“这个吗,恰好有回学过。就想着,说不定能派上用场。你看,现在就有用了。”
他挑起眉,也不知信了没。
黎颂又道:“何况,在这个时代,当记者的往往也不安全啊。”
她想到,对方身上的秘密。
“不比你这种危险。”她轻哼了声,“但你,也别轻易瞧不起人啊。”
宋逢年失笑,他像是信了:“这样。”
她望他一眼。
又想起了,那块无字碑上,陌生而熟悉的指印。也想起了,眼前青年的结局。
她微张了唇。
顿时,用一种复杂而难辨的眼神,瞧向了他。不知该不该,直言告诉他。
他会相信吗?
“你……”
她还没来得及说什么。
躺着受伤的女孩,似乎醒了。有了呼吸的起伏,呛出一口血,用力吐出来。
黎颂不由惊喜:“她醒了,我们带她,去长明街的医馆救治吧。”
还好他目前有车。
“好,你和我一起抬她。”
宋逢年和她,将受伤的女孩,双腿微屈着,抬上了汽车的后座。将外套轻披下,替对方保暖一二。
临走前,他长身而立。
又将在废弃纺织厂时,从刀疤男那里,搜来的打火机,没来得及抽的烟头,都扔在了原地。
“等等,还有这儿。”
黎颂指着,墙上的指印。
提醒他注意:“你的指印,太特殊了。像梅花一样的缺口,熟悉的人看一眼,可能就被发现了。”
他看了眼指尖,也意识到了。
“是寻常的伤口,纹路中断,还有几道凹下去的疤。”
“怎么被你,形容成了梅花状?”他说,“不过梅花,倒是挺好看。”
梅花开在冬天,今年尚早,还远没开。
黎颂:“我随口比喻的。”
她抬手,擦拭几下。发现那纹路,印在墙上后,已经擦不掉了。
最终还是宋逢年自己,从旁边抹了层黄白的泥土,暂且盖住那痕迹。
“这里偏僻,很少人会来。”
“没那么轻易,会被发现的,放心。”
看到那同色的泥土,覆盖上去。
整面墙,看不出端倪。她多次打量后,便轻松了口气。
“走吧,上车去医馆。”
青年替她,拉开车门之时。
指尖恰好轻擦而过,她低眸去看,攥住他手腕,越看越觉得眼熟。
“怎么了?”他问。
黎颂拉过,他的手腕去看:“你手上的伤口,是上回,救我的时候……所留下的吗?”
她指的是初见那次。
他挑了下唇角:“不然呢?”
“总不能,又那么巧合。我在哪里,再扒拉出一个人吧。”
当时那刺刀,隔着车上的干草,从不同方向,来回碾着刺探。
他伸手,保护了她。
于是留下的伤痕,又深得见骨,又有各方向的疤。在他右手指尖,这么留了下来。
甚至留在石碑上。
留到了八十多年后,她再度见到了。
黎颂望着,车窗中的灰蒙天色。
心间浮上的情绪,复杂得不知形容:“那天我走后,你的伤,处理好了吗?”
“当然。”
“虽然你顺走了,我一点药钱。但这伤,跟以往比起来,也不是很严重。养个十几天,差不多好了。”
她小声道:“十几天,也太短暂了吧。至少该养几个月,说不定,就不会留下疤痕了。”
宋逢年挑着唇角,复而又笑了笑。像是没把这种伤痕,放在心上:“这么小的疤痕。”
“我又不是姑娘家,多大点事。”他说。
她望着对方,难辨晦暗的笑。
最终,还是没说出更多。
黑色轿车行驶着。
他避开了一些,人多的街道。从各种小路走,没挑泥泞的路,以免留下车辙印。
宋逢年:“前面到了,长明街的医馆,等下我们绕到后门走。”
黎颂发现医馆,不是上回的那家。
在长明街的尽头,偏僻不起眼的位置。周围的人,没觉察他们的车。
他抬手,按亮了车灯。
车灯断续着,亮的时间长短交错。
她猜,那是交流的信号。片刻之后,医馆里有人从后门过来了。
轻叩几下玻璃窗,示意他:“出什么事了?”
宋逢年摇下车窗。
“是个可怜的女孩,受了伤。那群畜生干的,人我已经杀了。”
“可你今日,不是跟着那个刀疤,出去刺探消息吗?怎么突然回城了?”
宋逢年眼神微动:“他,我也杀了。”
“这件事说来话长,这里不方便多说,先下车救人。”
黎颂本想回避。
抬起视线,没忍住好奇,看过去时。见和他对话的,面容隐约有些眼熟。
“你车上的小姐,好眼熟啊。”
对方也认出她来。
是三月前,商楼的那个女售货员。
她有张温和的圆脸,说话或者笑时,泛起浅浅的梨涡。
“是那个,你的——”
她眼睛微亮,从善如流道:“你未婚妻,你爱人来着。我没记错吧?”
黎颂:“……”
宋逢年:“……”
气氛难得安静。
她转头,无声地去看宋逢年。眼神询问,这是个什么情况。
他神色难得不自然,侧了下脸,避开目光:“别乱喊,上回是个意外。”
宋逢年重复道:“是意外。”
女售货员轻耸肩,像是明显不信。已然转身,去救治后座上,受伤昏迷的女孩了。
黎颂有些不解,询问他:“你后来,没和旁人解释吗?”
就这么任由误会了。
宋逢年轻嗯了声。
他说道:“为什么要解释?后面我没有找,第二个人来扮演,也没穿帮的理由,便早遗忘了这事。”